技術驅動商業,商業反哺科研。
原標題:當科研撞上市場剛需:高等學府與企業的雙向奔赴|甲子引力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內容字數:16937字
科技成果轉化:從高校走向產業的經驗與挑戰
本文總結了“萬千流變,一如既往”2024甲子引力年終盛典圓桌對話《科技成果轉化: 如何將科技創新帶出高校》的主要內容,探討了科技成果從學術到產業轉化的經驗、挑戰以及未來趨勢。
1. 科研工作者與創業者的差異與共通
圓桌嘉賓就科研工作者與創業者的差異和共通之處展開了討論。曹娟主任和醒辰CEO都認為兩者在看待問題、心態和目標上存在差異。科研工作者追求學術上的完美,而創業者更關注市場需求和商業價值。但兩者都堅持自己的方向,并渴望證明自己的價值。
2. 高校教授和企業首席科學家的角色轉換
王曉飛教授分享了他作為天津大學教授和PPIO派歐云首席科學家的雙重角色體驗。他指出,從學術到商業的轉換需要心態和戰略的根本性轉變,需要從追求學術完美轉向滿足市場需求。他強調了實用主義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市場競爭力產品的策略。
張啟煊CTO分享了將圖形學研究轉化為3D生成大模型的經驗,強調了市場敏感性和學術成就市場化的重要性。
3. 科技成果轉化的卡點和痛點
嘉賓們就科技成果轉化的卡點和痛點進行了深入探討。曹娟主任認為,創業最大的挑戰在于自我邊界的拓展,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角色和環境。醒辰CEO則強調了商業模式的可行性和市場需求的重要性,指出科研成果最終需要落地應用,并獲得市場認可。
張啟煊CTO提到,AI底層模型需要深厚的學術積累,但應用創新方面,年輕一代也擁有巨大潛力,需要發掘和支持。
王曉飛教授介紹了天津大學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創業學院、創業導師制等,并呼吁更多投資機構參與其中。
4. AI領域的投資與未來趨勢
張煜合伙人從投資人的角度分析了AI領域的投資趨勢。他認為,AI已接近收益成本平衡點,未來將轉向賦能千行百業。他關注AI Agent和行業應用,并強調了超級應用的重要性。
5. 產品市場化和商業化的策略
嘉賓們分享了各自在產品市場化和商業化方面的策略。醒辰CEO強調了用戶需求的重要性,并提升了供應鏈和市場營銷能力。曹娟主任介紹了中科睿鑒的三條產品線,涵蓋To G、To B和To C端。張啟煊CTO則分享了B端和C端客戶轉換的經驗,以及海外市場的開拓。
王曉飛教授總結了年輕人想在人工智能領域創業的四點建議:明確愿景、積極行動、組建團隊和轉變心態。
6. 總結
圓桌對話展現了高校與企業合作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重要性,也為科研人員將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隨著高校與企業合作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科技創新將為產業發展注入活力,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甲子光年是一家科技智庫,包含智庫、社群、企業服務版塊,立足中國科技創新前沿陣地,動態跟蹤頭部科技企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技術升級案例,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安全、大健康等科技創新在產業中的應用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