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研究人員
WPS接入DeepSeek,秒變辦公神器!
WPS 大家經常用來日常寫作,雖然本身提供了AI功能,但可惜需要會員,本文教你三分鐘接入最火的DeepSeek,讓WPS秒變辦公神器。 DeepSeek API申請地址:http:/...
AI賺錢副業~AI生成影視解說,半個月漲粉變現3.5W+!
這兩年大家都在感嘆生活不易,然而我想說的是,機會還是有的,但問題不在于有沒有,而在于你是否能夠認準機會,然后抓住它。 接觸過很多咨詢項目的人,發現...
當數據之源干涸:AI研究的未來該如何開拓新天地?
原標題:Nature研究報告:AI革命的數據正在枯竭,研究人員該怎么辦? 文章來源:人工智能學家 內容字數:10509字引言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特...
Scaling Law或將終結?哈佛MIT預警:低精度量化已無路可走,重磅研究掀翻AI圈
新智元報道編輯:桃子 LRS 【新智元導讀】哈佛斯坦福MIT等機構首次提出「精度感知」scaling law,揭示了精度、參數規模、數據量之間的統一關系。數據量增加,...
量化能讓大模型“恢復記憶”,刪掉的隱私版權內容全回來了,SU哈佛亞馬遜最新研究引熱議
西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4-bit量化,能讓現有反學習/機器遺忘技術失靈! 也就是大模型在人類要求下“假裝”忘記了特定知識(版權、私人內容等)...
MIT 熱門研究:AI 工具「帶飛」科研,但也嚴重加速內卷
AI加持的效率躍升背后是科研人員焦慮的暗涌。作者丨劉潔 編輯丨岑峰 最近,MIT的一名博士生Aidan Toner-Rodgers歷經四年,在AI + 科研領域挖掘出一個驚人的結...
入選NeurIPS 2024!西湖大學提出通用分子逆折疊模型UniIF,對AlphaFold 3形成進一步補充
作者:梅菜 編輯:十九 來自西湖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的團隊提出了一個統一模型 UniIF,用于所有分子的逆折疊。實驗結果表明,UniIF 在在蛋白質設計、RNA 設...
天塌了,Scaling Law 已撞收益遞減墻?OpenAI 在內,所有大模型都正遭遇巨大瓶頸
整理 | 華衛、核子可樂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OpenAI 正在制定新策略,以應對人工智能大模型改進速度放緩的問題。消息一出,知名認知科學家、AI 研究員 Gary M...
谷歌蘋果曝出LLM驚人,自主識別錯誤卻裝糊涂!AI幻覺背后藏著更大秘密
新智元報道編輯:桃子 【新智元導讀】大模型幻覺,究竟是怎么來的?谷歌、蘋果等機構研究人員發現,大模型知道的遠比表現的要多。它們能夠在內部編碼正確答案...
一個彈窗整懵Claude,瞬間玩不轉電腦了 | 斯坦福&港大新研究
一水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納尼?AI Agent容易受到彈幕影響! 甚至比人類更容易。 事情是這樣的,3位來自斯坦福、港大的研究人員發現: 人類有...
Cell | AI取代科研人員還有多遠?
引言人工智能(AI)正迅速成為生物醫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推動研究人員對人類健康的探索進入新的深度和廣度。近年來,AI的應用在多方面徹底革新了生物醫...
OpenAI o1強推理能提升安全性?長對話誘導干翻o1
AIxiv專欄是機器之心發布學術、技術內容的欄目。過去數年,機器之心AIxiv專欄接收報道了2000多篇內容,覆蓋全球各大高校與企業的頂級實驗室,有效促進了學術...
微軟開源視覺GUI智能體:增強GPT-4V能力,超3800顆星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AIGC開放社區,本文只做學術/技術分享,如有侵權,聯系刪文。 隨著GPT-4V等多模態視覺大模型的出現,在理解和推理視覺內容方面獲得了巨大...
世界首個1000億AI智能體文明誕生!北大校友打造真實版「西部世界」,技術細節全公開
新智元報道編輯:桃子 十二 【新智元導讀】人類世界的一切日常活動,都在《我的世界》中被1:1復刻了。1000億AI智能體構成的文明,竟是這樣的。世界首個「AI智...
《自然化學》實驗室制造的“原細胞”為生命起源提供線索
為了使生命從地球的原始成分中誕生,早期細胞需要某種方式防止其內容物四散開來。所有現代細胞都將其內部結構封裝在由脂質構成的復雜雙層膜內,科學家們一直...
助力抑郁癥初篩!上海交大團隊構建Agent心理診所,論文一作在線展示demo,分享技術亮點
作者:蘭焜耀,十九 編輯:李寶珠 在「Meet AI4S」系列直播第四期中,上海交通大學跨媒體語言智能實驗室博士蘭焜耀,以「基于大模型 Agent 的精神健康問診和...
最大開源機器人數據集!DeepMind聯手21家機構,整合60個數據集,發布Open X-Embodiment,具身智能時代來臨
作者:十九 編輯:李寶珠 谷歌 DeepMind 聯手斯坦福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英偉達、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 21 家國際知名機構,整合 60 個現有的機器人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