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原標題:與大模型交手近 1500 天,智源仍在堅持原始創新
關鍵字:模型,智能,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院
文章來源:AI科技評論
內容字數:0字
內容摘要:
令人驚艷的東西不能只出現在大洋的彼岸。作者丨王悅
編輯丨陳彩嫻
2024 上半年, OpenAI 的成果從世界模擬器 Sora,到首個實現多模態 in 到多模態 out 的 GPT-4o ,仍在強勢推進著邁向 AGI 的節奏。面對技術上的差距,追趕 OpenAI ——是這場人工智能浪潮發展至今, AI 界仍在追求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但其實,當下的 AI 技術尚處于高速迭代的過程,依然有非常多有挑戰性的問題沒有被解決,而其中的研究趨勢和范式也不一定只有 OpenAI 才能引領。國內對人工智能對研究不應是亦步亦趨,也不應止于 OpenAI。
幾乎與 OpenAI 同期捕捉到大模型的機遇,2018 即年成立的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推出我國首個大模型「悟道」,并一直承擔著中國在人工智能行業原始創新的角色。一位悟道大模型的早期參與者告訴 AI 科技評論,「眼光和魄力」力是智源在在本次大模型浪潮中的可貴之處,甚至在最開始國內大模型起步階段,智源會毫不猶豫地給予經費和算力支持。
如今的智源已走過 6 個年頭,在第六屆北京智源大會上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以往從悟道 1.0 到 3.0 所推出的系列
原文鏈接:與大模型交手近 1500 天,智源仍在堅持原始創新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AI科技評論
作者微信:aitechtalk
作者簡介:雷峰網旗下AI新媒體。聚焦AI前沿研究,關注AI工程落地。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