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旨在指導中國在數據領域的標準化工作,以促進數據的有效流通和利用,并保障數據安全。
《國家數據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是中國在數據領域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指導文件,它詳細規劃了數據標準體系的構建思路、建設內容和組織保障措施,旨在通過標準化工作促進數據的有效利用和安全保障,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
主要包括:
一、總體要求
- 指導思想:以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二十大精神,構建數據基礎制度。
- 目標:到2026年底,基本建成國家數據標準體系,制修訂30項以上數據領域基礎通用國家標準,形成一批標準應用示范案例,建成標準驗證和應用服務平臺。
二、建設思路
- 數據標準體系結構:包括基礎通用、數據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數據技術、數據流通、融合應用、安全保障等7個部分。
- 數據標準體系框架:詳細描述了上述7個部分的具體內容和相互關系。
三、建設內容
- 基礎通用標準:包括術語、參考架構、管理、服務、產業等。
- 數據基礎設施標準:包括存算設施、網絡設施、流通利用設施等。
- 數據資源標準:包括基礎資源、開發利用、數據主體、數據治理、訓練數據集等。
- 數據技術標準:包括數據匯聚技術、數據處理技術、數據流通技術、數據應用技術、數據運營技術、數據銷毀技術等。
- 數據流通標準:包括數據產品、數據確權、數據資源定價、數據流通交易等。
- 融合應用標準:根據《“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重點行業領域包括工業制造、農業農村、商貿流通等。
- 安全保障標準:包括數據基礎設施安全、數據要素市場安全、數據流通安全等。
四、組織保障
- 組織協同:建立全國數據標準化技術組織,加強溝通協作。
- 試點示范:完善標準試點政策,搭建數據標準化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標準宣貫。
- 人才培養:打造數據人才培訓課程,優化國際標準化專家團隊。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