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車沒件,有件沒技術,有技術缺人。
原標題:“絕版車”維修困境:配件短缺、軟件、入獄警告|甲子光年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內容字數:9521字
新能源汽車“絕版車”售后難題:修車難、修車貴、修車險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速,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尤其是一些車企爆雷后,其生產的車輛成為所謂的“絕版車”,售后服務問題突出,給車主帶來諸多困擾。本文總結了新能源“絕版車”售后服務面臨的三大難題:修車沒件、有件沒技術、有技術缺人,并探討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修車沒件:配件供應鏈斷裂
許多爆雷車企不再生產配件,導致“絕版車”維修困難。即使部分車企將售后服務轉移給其他品牌(如極越轉移到領克),但轉移的配件通常僅限于一些非核心部件,如保險杠、內飾板等。對于涉及金屬覆蓋件、域控制器或三電系統等核心部件的維修,則難以進行。這主要是因為《汽車銷售管理辦法》對車企爆雷后的配件供應沒有性要求,而車企自身往往缺乏持續供應配件的動力和能力。即使有部分車企嘗試維持配件供應,也因人員流失、資金短缺等問題而舉步維艱。威馬汽車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其停產后,車主幾乎無法獲得官方售后服務,只能自行尋找配件和維修廠,面臨著高昂的維修成本和維修質量無法保證的風險。
有件沒技術:數據和技術支持缺失
除了配件問題,“絕版車”的維修還面臨著技術支持的缺失。新能源汽車高度依賴電子電氣架構和軟件系統,其維修需要專業的診斷工具和軟件,而這些往往是車企獨家掌握的。即使有配件,但由于缺乏后臺數據和技術指導,第三方維修廠無法進行準確的故障診斷和維修。例如,極越車主反映的充電功率過低問題,領克作為售后承接方由于權限不足,無法進行有效診斷。此外,新能源汽車中廣泛使用的傳感器需要專門的軟件進行標定,而這方面的技術也掌握在車企手中,第三方維修廠難以獲得。
有技術缺人:專業人才嚴重短缺
新能源汽車維修需要具備電工資質的專業人員,但目前市場上具備相關資質的人才嚴重不足。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從事新能源汽車維修的人員不足10萬人,其中具備電工證書且能夠進行電池檢測和維護的人員更是少之又少。這導致即使一些第三方維修廠有能力進行維修,也缺乏足夠的人才支撐。同時,由于新能源汽車維修涉及高壓電路等安全風險,非專業人員私自維修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可能觸犯法律。
總而言之,新能源“絕版車”的售后服務問題亟待解決。僅靠車企的責任心或第三方維修廠的“補漏”是不夠的,需要性法律法規的保障,明確車企在配件供應和售后服務方面的責任,并加大對新能源汽車維修人才的培養力度,才能有效保障車主的權益和行車安全。同時,我們也需要理性看待新能源汽車,不能因為其智能化屬性而忽略其作為交通工具的基本屬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始終應該放在首位。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甲子光年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甲子光年是一家科技智庫,包含智庫、社群、企業服務版塊,立足中國科技創新前沿陣地,動態跟蹤頭部科技企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技術升級案例,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安全、大健康等科技創新在產業中的應用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