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飛發文,提AI治理三大原則。
原標題:剛剛,李飛飛發公開信!力挺開源AI
文章來源:智東西
內容字數:3680字
李飛飛:AI治理的三大原則
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近日發表公開信,呼吁建立一個有效的AI治理框架,確保人工智能造福全人類。她對當前AI治理中缺乏總體框架以及科幻概念的滲透表示擔憂,并提出三大原則,以指導未來的AI政策制定。
1. 基于科學,而非科幻
李飛飛強調,AI治理應以科學為基礎,依賴實證數據和嚴謹研究。她指出,雖然科幻場景能夠激發想象力,但有效的政策制定需要對當前AI技術有清晰的認識。目前,AI主要應用于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其核心是數據學習和模式生成,并非具有意識或意志的智能。因此,我們應避免被不切實際的場景分散注意力,專注于解決實際挑戰。為了彌合科學進步與現實應用之間的差距,李飛飛建議權威機構,例如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闡明AI在現實世界中的影響,從而制定基于技術現狀的精確、可操作的政策。
2. 務實而非意識形態化
李飛飛認為,AI技術仍處于發展初期,其最大的貢獻還在未來。因此,關于AI技術應用的政策制定必須務實,以盡量減少意外后果,同時激勵創新。她以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為例,指出AI可以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普及率,但也可能加劇醫療系統中存在的偏見。因此,最佳的治理政策應著重于減輕風險,獎勵負責任的實踐,并制定實用的責任政策,阻止惡意濫用,同時避免不公平地懲罰善意的行為。
3. 賦能AI生態系統
李飛飛指出,AI技術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激勵學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并推動清潔能源創新。而最佳的創新往往通過合作實現。因此,政策制定者應賦能整個AI生態系統,包括開源社區和學術界。開放獲取AI模型和計算工具對于進步至關重要。限制訪問將制造障礙,減緩創新,尤其對資源較少的學術機構和研究人員不利。這不僅會影響學術界,還會影響整個AI行業的發展。如果學生無法使用最佳模型進行研究,他們將難以理解復雜的AI系統,這將對未來的AI人才培養造成嚴重的缺失。
總而言之,李飛飛認為,AI已經到來,我們有潛力顯著改善人類生活條件。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需要一個以實證為基礎、協作性強、并深深植根于以人為中心價值觀的AI治理體系。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智東西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智能產業新媒體!智東西專注報道人工智能主導的前沿技術發展,和技術應用帶來的千行百業產業升級。聚焦智能變革,服務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