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

原標題:剛剛,「諾獎風向標」2025年斯隆獎出爐:28位華人學者獲獎
文章來源:大數據文摘
內容字數:3945字
2025年度斯隆研究獎:華人學者表現亮眼
近日,斯隆基金會公布了2025年度斯隆研究獎獲獎者名單。該獎項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旨在支持和認可早期職業科學家和學者。今年共有126位學者獲獎,涵蓋化學、計算機科學、地球系統科學、經濟學、數學、神經科學和物理學等多個領域。每位獲獎者將獲得75000美元獎金,用于未來兩年的研究經費。
值得關注的是,華人學者在今年的獲獎名單中表現突出,共有28位華人學者獲獎,占比約22.2%。其中,在計算機科學領域,22位獲獎者中,華人學者占據8席,占比高達36.4%。
一、計算機科學領域華人獲獎學者
Amy X. Zhang (張艾米): 華盛頓大學助理教授,研究人機交互和社會計算。曾獲麻省理工學院喬治-斯普羅斯最佳博士論文獎,并獲得ACM CSCW最佳論文獎、ACM CHI最佳論文榮譽獎。
David Wu (吳大衛):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助理教授,研究密碼學和計算機安全。曾獲谷歌研究學者獎、微軟研究學院獎學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CAREER獎。
Xiaolong Wang (王小龍):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助理教授,研究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和機器人學,專注于三維和動態表示學習。
Xiao Wang (王肖): 西北大學助理教授,研究應用密碼學,特別是基于安全的多方計算設計高效的隱私保護系統。曾獲得多個獎項,包括ACM CCS最佳論文獎。
Wen Sun (孫文): 康奈爾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高效的順序決策算法、探索與利用以及專家示范的應用。
Yu Su (蘇煜): 俄亥俄州立大學助理教授,領導NLP小組和機器學,研究方向涉及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曾多次獲得CVPR和ACL最佳/優秀論文獎。
Sharon Yixuan Li (李奕萱):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助理教授,研究機器學習,曾在斯坦福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
Zhihao Jia (賈志豪): 卡內基梅隆大學助理教授,研究計算機系統和機器學習,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師從姚期智教授。
這些獲獎者的研究領域涵蓋了計算機科學的多個前沿方向,包括人機交互、社會計算、密碼學、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機器人學和計算機系統等。他們的杰出成就為推動計算機科學領域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二、斯隆研究獎的意義
斯隆研究獎的獲得,不僅是對這些年輕學者的學術成就的認可,也為他們未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資金支持,這將有助于他們進一步探索科學前沿,取得更大的突破。斯隆研究獎作為諾貝爾獎的“風向標”,其獲獎者名單也一直備受關注,許多獲獎者最終都獲得了更高的學術榮譽。
華人學者在斯隆研究獎中的突出表現,也反映了中國在科學研究領域日益增長的實力和影響力。這將激勵更多年輕的華人科學家投身于科學研究,為推動全球科學進步貢獻力量。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大數據文摘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普及數據思維,傳播數據文化

粵公網安備 4401150200113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