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是“游戲的玩家”
原標題:過度依賴DeepSeek的致命缺點,比AI說謊更可怕……
文章來源:大數據文摘
內容字數:9619字
AI時代的信息迷霧與科學思維的曙光
隨著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的火爆,人們驚喜地發現AI擁有強大的信息檢索能力,但也擔憂其“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傾向,以及由此帶來的信息真偽難辨的問題。文章以DeepSeek為例,探討了在信息泛濫時代,如何提升個人決策能力,并推薦了由三位著名教授合著的《第三個千年思維》一書,作為應對信息迷霧的良方。
1. AI時代的挑戰:信息過載與真偽難辨
文章指出,AI雖然能快速檢索海量信息,但其缺乏可靠性,甚至會編造信息,引發輿論。人們對AI的盲目信任,反而加劇了信息甄別難度。面對相互矛盾的信息,尤其是在醫療、職業規劃等重要領域,人們難以做出正確選擇,這凸顯了提升個人決策能力的迫切性。
2. 《第三個千年思維》:科學思維的指南
文章重點介紹了由諾貝爾獎得主索爾·珀爾馬特、哲學教授約翰·坎貝爾和法學教授羅伯特·麥考恩三位教授合著的《第三個千年思維》一書。該書旨在幫助讀者提升科學思維能力,應對信息時代帶來的挑戰,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3. 掌握科學思維的三步走
書中提出的科學思維框架,包含三個步驟:
- 理解現實: 認識到個人觀點受價值觀和身份認同的影響,并運用科學工具理解因果關系,解決問題。
- 理解不確定性: 建立“概率思維”,量化置信度,在不確定性中做出更合理的決策。學會表達置信度,例如“我有95%的把握選C”,保留了改變主意的空間。
- 養成“敢做能為”的科學觀: 培養“科學樂觀主義”,相信問題總能解決,從而更有動力去面對挑戰。
4. 日常生活中科學思維工具的應用
文章列舉了書中提供的幾個實用工具:概率思維在職業規劃中的應用,通過考察專家陳述的置信度來判斷專家可靠性,“兩報還一報”的博弈策略,以及費米估算、盲法分析等方法。
5. 應對信息時代挑戰的思考
文章總結道,在信息泛濫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強的科學思維能力來應對挑戰。 《第三個千年思維》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思想系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解科學思維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幫助讀者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突破口,做出明智的決策。
6. 結語
《第三個千年思維》不僅僅是一本關于思維方法的書,更是一本關乎人類未來發展的指南。它適用于各個領域、各個年齡段的讀者,幫助人們在信息時代保持清醒的頭腦,成為更理性、更有洞察力的思考者。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大數據文摘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普及數據思維,傳播數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