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人而不是投項目,一文講清楚 AI 時代的風投邏輯
不管是移動互聯網還是AI時代,風投的邏輯從來都沒變。
原標題:投人而不是投項目,一文講清楚 AI 時代的風投邏輯
文章來源:Founder Park
內容字數:22058字
風投青睞超級創始人:從Slack的成功看AI創業投資邏輯
本文節選自新書《錢商》,探討了風投在移動互聯網和AI時代對創業者的選擇標準,以及創業團隊如何才能成功的經驗。核心觀點是風投更看重創始人,而非項目本身,尤其是有成功經驗的超級創始人。
1. 超級創始人的重要性:研究表明,超級創始人(有過成功創業經歷)成功的可能性至少是其他科技初創公司創始人的三倍。擁有二流創意的一流團隊,勝過擁有一流創意的二流團隊,如同優秀的騎師能彌補劣馬的不足,而糟糕的騎師卻能毀掉良駒。
2. Slack的成功案例:文章以Slack為例,闡述了風投的投資邏輯。Slack的創始人此前創立的游戲公司“微瑕”雖然失敗,但其創始人憑借過往經驗和團隊能力,在風投的支持下成功轉型,最終被Salesforce以270億美元收購。這體現了風投更看重創始人團隊的潛力和學習能力,而非單一項目的成敗。
3. 投資看人,而非項目:YouTube、Instagram、Twitter等成功案例都證明了早期項目往往會經歷挫折和轉型,關鍵在于創始人能否抓住機會,調整方向。風投更注重創始人的學習能力和適應性,而非初始項目的完美性。
4. 一流人才勝過一流創意:文章用賽馬的比喻說明,優秀的團隊(騎師)能夠彌補創意(賽馬)的不足,而糟糕的團隊則會毀掉再好的創意。風投更傾向于投資“有二流創意的一流人才”,而非“有一流創意的二流人才”。
5. 評估創業團隊的三項原則:風投評估創業團隊主要考慮以下三點:
- 魅力和性格:創始人能否激勵他人,吸引優秀人才至關重要。
- 品格:創始人的品格和領導能力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 學習速度和適應性:創始人需要具備快速學習能力,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
6. 團隊而非個人:創業是團隊,創始人需要組建一流的團隊,并實現團隊協作。成功的團隊需要成員之間相互補充,共同應對挑戰。
7. 創始人是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創始人固然重要,但市場規模、商業模式和產品也是成功的關鍵因素。風投在投資決策時會綜合考慮這些因素。
8. 團隊和項目平衡的轉變:隨著公司發展壯大,對創始團隊的依賴性會逐漸降低,而業務本身會成為決定性因素。公司管理團隊也需要根據公司發展階段調整策略,甚至更換領導團隊。
總而言之,文章強調了風投投資的重點在于人,特別是那些有經驗、有能力、有學習能力的超級創始人。 風投的投資決策并非簡單地押注于單一項目,而是對團隊長期發展潛力的綜合評估。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Founder Park
作者微信:
作者簡介:來自極客公園,專注與科技創業者聊「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