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眼鏡,作為下一代智能終端的潛力股,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目光。然而,盡管市場前景廣闊,該行業仍處于萌芽階段,面臨著諸多亟待解決的挑戰。正如清華大學人機交互實驗室副教授喻純所指出的,AI眼鏡在硬件算力、軟件生態以及原生應用方面存在明顯短板,這些瓶頸嚴重制約了其服務的深度發展和廣泛普及。要讓AI眼鏡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構建一個統一、安全且互聯的底層基礎設施已成為行業突破的關鍵。在此背景下,螞蟻集團在2025Inclusion?外灘大會上發布的全球首個智能眼鏡可信連接技術框架——gPass,為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曙光。
gPass技術框架:直擊行業痛點,重塑AI眼鏡體驗
螞蟻集團大安全CTO陳亮強調,gPass技術框架的誕生,正是為了迎擊AI眼鏡行業當前面臨的硬件標準不統一、開發生態碎片化以及跨設備協同效率低下等核心難題。更具前瞻性的是,該框架整合了螞蟻集團在金融領域沉淀多年的安全技術實力,為AI眼鏡向用戶超級助手的演進提供了堅實保障。gPass的核心能力圍繞“安全、交互、連接”三大支柱展開,每一項都精準地解決了行業痛點。
安全:構筑堅不可摧的隱私屏障
在智能設備領域,安全始終是重中之重,尤其當涉及用戶個人信息和隱私時。gPass通過引入可信身份流通、端到端加密以及設備認證等多重技術手段,從源頭到傳輸的每一個環節都嚴密把關,確保設備本身的安全性以及信息傳輸過程的可靠性,全方位守護用戶的隱私免遭泄露。尤為值得稱道的是,該技術已成功適配了Android和RTOS雙系統,無論是在主流的Android平臺,還是在特定場景下運行的RTOS系統,用戶都能享受到同等級別的安全防護。
交互:便捷與安全的完美融合
在智能設備交互設計中,如何在便捷性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行業探索的難點。gPass巧妙地集成了聲紋、虹膜等無感核身技術,用戶在操作AI眼鏡時,無需進行繁瑣的身份驗證步驟。系統能夠自動識別并確認使用者的生物特征,確保所有操作均由本人執行。這種設計不僅極大提升了用戶的使用便利性,更在無形中增強了安全性,讓用戶使用起來更加安心無憂。
連接:場景化智能服務的核心驅動
AI眼鏡要真正發揮其潛力,與其他智能設備的無縫協同至關重要。gPass具備強大的場景識別能力,能夠智能判斷用戶所處的環境,例如在商場購物或在醫院就醫等不同場景下,它都能做出精準的判斷。基于對場景的識別,gPass支持AI眼鏡與多種智能體進行即時、安全的通信交互,從而讓用戶在不同場景下都能享受到高效、自然的智能服務。例如,在超市結賬時,AI眼鏡能夠迅速與支付系統連接,實現便捷的支付操作。
gPass落地應用:賦能品牌,樹立行業新標桿
一項新技術的價值,最終體現在其實際應用效果上。目前,gPass已成功應用于Rokid、小米、夸克、雷鳥等多個知名眼鏡品牌,并率先實現了“看一下支付”這一創新功能。這一功能的實現,為用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支付體驗。過往用戶在使用AI眼鏡支付時,可能需要進行多步繁瑣操作,而現在,僅需一個眼神,即可快速完成支付,兼具便捷與安全。雷鳥創新創始人兼CEO李宏偉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gPass為智能眼鏡支付提供了高效且高安全的解決方案,不僅降低了相關企業的開發門檻,更為整個AI眼鏡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這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企業能夠更輕松地將安全、便捷的支付功能集成到AI眼鏡產品中,從而加速AI眼鏡的普及進程。
gPass未來展望:拓展應用邊界,深化核心實力
對于gPass的未來發展,螞蟻集團已勾勒出清晰的藍圖。除了已成功落地的支付場景,gPass還將積極拓展在文旅、出行、醫療等更廣泛領域的應用潛力。以醫療健康場景為例,未來搭載gPass技術的AI眼鏡,將能夠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健康咨詢、AI問診等服務。當用戶身體感到不適時,無需特意前往醫院或打開手機APP進行咨詢,只需通過AI眼鏡即可快速聯系專業醫療人員,甚至進行AI問診,實現一種無感、伴隨式的健康陪伴新體驗。這種模式不僅能為用戶節省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還能確保用戶在需要醫療幫助時,能夠更快地獲得支持。
在核心能力提升方面,陳亮表示,螞蟻集團將持續投入資源,深化gPass在多模態人機交互、隱私保護以及多設備協同等方面的能力。通過不斷優化這些核心技術,旨在讓AI眼鏡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更加自然、流暢,同時進一步強化用戶隱私保護機制,確保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完全安心。此外,螞蟻集團還將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賦能更多形態各異的AI眼鏡和智能體,攜手推動整個AI眼鏡行業的整體進步,最終為用戶構建一個更加自然、高效、安全且協同的智能生活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