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GC動態歡迎閱讀
內容摘要:
金磊 夢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是時候讓CPU在AI應用上 “支棱”起來了。
這是去年大語言模型大火之時,權威期刊IEEE Spectrum在一篇文章中,開門見山給出的一個觀點;并且是由一群AI研究人員得出、聲量越來越大的那種。
文章還坦言道:
誠然GPU可能占據了主導地位,但在AI領域中的很多情況下,CPU卻是更合適的那一個。
例如文章引援了Hugging Face首席布道官Julien Simon體驗的真實案例——
拿一個英特爾?至強?系列CPU,就能輕松駕馭Q8-Chat這個大語言模型,而且響應速度很快。
Simon對此開誠布公地表示:
GPU雖然很好,但壟斷從來不是一件好事,可能會加劇供應鏈問題并導致成本上升。
英特爾CPU在許多推理場景中都能很好地運行。
而這也正與當下大模型的發展趨勢變化相契合,即逐漸從訓練向推理傾斜,大模型不再僅僅較真于參數規模、跑分和測評,更注重在應用側發力。
一言蔽之,比的就是看誰能“快好省”地用起來。
不過話雖如此,但在真實的AI場景中,CPU真的已經“支棱”起來了嗎?
京東云,選擇CPU如果說當時在這個話題上,IEEE扮演了
原文鏈接:IEEE:GPU很好,但不是唯一
聯系作者
文章來源:量子位
作者微信:QbitAI
作者簡介:追蹤人工智能新趨勢,關注科技行業新突破
? 版權聲明
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相關文章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