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神經元
清華類腦計算模型登Nature子刊,受大腦啟發的人工樹突網絡,實現高能效AI
來源:ScienceAI 編輯:KX 5 月 30 日,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施路平團隊,研發出全球首款類腦互補視覺芯片「天眸芯」,研究成果登上 Nature 封面。 近日...
第一次,語言的神經激活被定位到細胞級
機器之心報道 機器之心編輯部迄今為止,分辨率最高的編碼單詞含義的神經元 map 來了。人類可以從語言中提取豐富而微妙的含義,這種能力對于人類交流來說至關...
WAIC 最具技術想象力成果發布:新架構面壁小鋼炮又一次驗證并加速了面壁定律
在非共識階段打「先手」。作者丨王悅 編輯丨陳彩嫻 2020 年,1750 億參數規模的 GPT-3 問世。彼時,完整訓練 1750 億參數的模型需要 3.14E11(TFLOPS)的每秒...
腦機接口:“讀腦”技術揭開大腦秘密 |《自然》長文
本篇《自然》長文共4306字,干貨滿滿,預計閱讀時間13分鐘,時間不夠建議可以先“浮窗”或者收藏哦。原文作者:Miryam Naddaf芯片植入等神經活動解碼技術能恢復...
AI 又一突破!新型神經元網絡模型問世:更強的環境感知,更好的人腦模仿
當前,以 ChatGPT 為代表的認知智能大模型正在加速發展,如何讓人工智能(AI)像人類大腦一樣聰明,神經網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上世紀四十年代,科學家受大...
瑞士發布世界首個生物處理器!16個人腦類器官開放全球遠程訪問,能耗降低一百萬倍
新智元報道編輯:庸庸 喬楊 【新智元導讀】瑞士領先的生物計算初創公司FinalSpark推出了首個在線平臺Neuroplatform,使全球研究人員能夠全天候訪問16個人腦類...
1塊3090就能訓7B大模型,山東大學低帶寬低顯存訓練法,解決顯卡限購卡脖子
夕小瑤科技說 原創作者 | 謝年年 大模型的全參數微調對資源要求非常高,當前業界更傾向于采用LoRA,Parallel Adapter等參數高效微調(PEFT)方法,通過添加只...
大腦是如何工作的?谷歌和哈佛的研究人員用AI把它畫出來了|NIO Capital 未來生活
Google Research & Lichtman Lab/Harvard University ??不久前,谷歌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布了一組人類大腦及其神經網絡的詳細圖像,這個圖像被稱為迄...
復旦馮建峰組NSR|全腦規模數字孿生腦平臺,探索腦結構與腦功能的關系
人類大腦作為自然界中最神秘、最復雜的信息處理系統,包含了約860億個神經元,這些神經元之間又有著超過100萬億個突觸連接。了解大腦的動態可塑性和巨大復雜...
手機流暢運行470億大模型:上交大發布LLM手機推理框架PowerInfer-2,提速29倍
夢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蘋果一出手,在手機等移動設備上部署大模型不可避免地成為行業關注焦點。 然而,目前在移動設備上運行的模型相對較小...
腦啟發的ANN學習機制綜述
Brain-inspired learning i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 review 來源:CreateAMind 人工神經網絡中的腦啟發學習:綜述(12000字) 人工神經網絡(ann)已經...
為虛擬神經科學開辟新領域,斯坦福AI新算法模擬大腦如何理解視覺世界
來源:ScienceAI 編輯:X 當我們看著時鐘的秒針移動時,我們的大腦會激活一系列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對特定的視覺角度敏感。這些細胞形成美麗的「風車」圖,...
腦細胞做成16核芯片,用Python就能編程,9個機構開展實驗36所大學排隊
夢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首個“腦PU”來了!由“16核”類人腦器官(human brain organoids)組成。 這項研究來自瑞士生物計算創業公司FinalSpark...
首次解密Claude 3大腦!25歲Anthropic參謀長預言3年內自己將被AI淘汰
新智元報道編輯:編輯部 【新智元導讀】Anthropic的25歲參謀長自曝因為深感AGI,未來三年自己的工作將被AI取代。她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預言了未來即將要被淘汰...
用硅模擬人腦,進度條走到了1/80
夢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貓頭鷹的大腦約有11.5億個神經元、1280億個突觸。 全部塞進一個微波爐大小的機箱——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神經擬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