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神經網絡

能找神經網絡Bug的可視化工具,Nature子刊收錄

機器之心報道 編輯:婁佳琪、大盤雞近來,《自然》子刊收錄了一項能找出神經網絡在哪里出錯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提供了一種利用拓撲學描述神經網絡的推斷結果...
閱讀原文

IEEE Spectrum:本年度關于AI的最受歡迎文章

來源:新智元今年的AI一路高歌猛進,一年的結尾,IEEE Spectrum總結了本年度關于AI的最受歡迎的文章,讓我們一同回顧這個2023。又是冬日,又到結尾, 氣溫回...
閱讀原文

深度神經網絡作為拓撲量子神經網絡的半經典極限:泛化問題

來源:CreateAMind 摘要: 深度神經網絡缺少其運行的原則模型。最近探索了一種基于拓撲量子場論的監督學習新框架,該框架看起來特別適合在量子處理器上實現。...
閱讀原文

回顧精彩瞬間!IEEE Spectrum盤點2023年度熱門AI故事

新智元報道編輯:alan 【新智元導讀】今年的AI一路高歌猛進,一年的結尾,IEEE Spectrum總結了本年度關于AI的最受歡迎的文章,讓我們一同回顧這個2023又是冬...
閱讀原文

史上最快3D數字人生成器:半小時完成訓練,渲染僅需16毫秒,蘋果出品

克雷西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之前要兩天才能訓練好的數字人,現在只用半小時就能完成了! 到了推理階段,更是只要16毫秒,就能得到動作流暢、細...
閱讀原文

前OpenAI首席科學家Ilya: 只要能夠預測下一個token,人類就能達到AGI

新智元報道編輯:潤 【新智元導讀】被評為「2023年10大科學人物」的Ilya Sutskever,曾經多次強調:只要能夠非常好得預測下一個token,就能幫助人類達到AGI。...
閱讀原文

《The Matrix》穿越版:117年后回看OpenAI

Ilya Sutskever,OpenAI首席科學家,鮮為人知的OpenAI之父。——《硅基封面》第17期——一個和AI對視最久的人類!一個純粹而冷峻的科學天才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
閱讀原文

用活人腦細胞造AI系統!語音識別已成功,可無監督學習|Nature子刊

豐色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由真實人腦細胞構建的“迷你大腦”和微電極組成的AI系統,已經能夠進行語音識別——從數百個聲音片段中準確認出某個特定...
閱讀原文

深度揭秘爆火MoE!GPT-4關鍵架構,成開源模型逆襲锏

新智元報道編輯:編輯部【新智元導讀】上周末,Mistral甩出的開源MoE大模型,震驚了整個開源社區。MoE究竟是什么?它又是如何提升了大語言模型的性能?Mistra...
閱讀原文

萬字長文專訪“AI之父”Geoffrey Hinton: 我使用ChatGPT之后,為什么也開始害怕現在AI技術?

來源:AI深度研究員Geoffrey Hinton has spent a lifetime teaching computers to learn. Now he worries that artificial brains are better than ours.AI之...
閱讀原文

佛羅里達大學利用神經網絡,解密 GPCR-G 蛋白偶聯選擇性

By 超神經內容一覽:G 蛋白偶聯受體 (GPCRs) 是一種將細胞膜外的刺激,傳遞到細胞膜內的跨膜蛋白,廣泛參與到人體生理活動當中。近日,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者...
閱讀原文

萬字長文揭秘黃仁勛:AI背后大BOSS,是如何煉成的?

來源:芯師爺編輯 :李海丹 金鹿劃重點●AI教父辛頓及其兩個學生關于神經網絡的研究,為英偉達GeForce顯卡的火爆銷售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
閱讀原文

奧特曼回歸OpenAI,那個理想主義者要離開了……

Ilya Sutskever,OpenAI首席科學家,鮮為人知的OpenAI之父。一個和AI對視最久的人類!一個純粹而冷峻的科學天才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一個在耶路撒冷長大...
閱讀原文

英偉達黃仁勛的豪賭:行走在破產邊緣,打造萬億 AI 「商」

活在「破產邊緣」的王者營收翻兩倍至 181 億美元,利潤從去年同期的 6.8 億美元直接飆升到 92 億。在 AI 浪潮下,英偉達最近一季度以超于期待的「炸裂」表現...
閱讀原文

國際數學家大會丨鄂維南院士作一小時大會報告:從數學角度,理解機器學習的“黑魔法”,并應用于更廣泛的科學問題

來源: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時間2022年7月8日晚上22:30,鄂維南院士在2022年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一小時大會報告(plenary talk)。今天我們帶來...
閱讀原文
191011121315